【说说我们的新时代】“全心全意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乌鲁木齐市各族群众说变化感党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 | 新疆网原创 | 发布时间 | 2022-10-06 21:10 | 阅读 |
---|
水磨河护河员王文彬在北山大桥巡视水磨河。(全媒体记者王磊 通讯员王飞鸿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盖煜 宋建华 王磊 牟敏 王媛媛 史传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十年,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下,我们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生态环境等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
国庆假期,本报全媒体记者通过视频连线了几名市民,听他们说说他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分享那些真真切切的感受,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电子商务运营讲师、社群运营架构师马艺维:新时代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新职业、新岗位,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遇,就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我负责运营一个创业平台,这里集聚了很多灵活就业者,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短视频制作、抖音账号经营等。一业带百业,我们签约孵化了2052个主播团队,平台不仅给我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更多人带来工作机会和就业选择。
水磨河护河员王文彬:我工作的地方在水磨河边,家也住在水磨河边,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以前,河道两边违法建筑多、绿植少,这十年不一样了,河道修宽了,绿植增多了,违建也拆除了,清澈的河水引来野鸭在这里安家,我和家人也喜欢来这里沿着河道走走。可喜的是,现在环境好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我这个护河员倒是越来越省心了。
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星火村村民李静:我们这代人“有学上”,孩子现在可以就近“上好学”,教育上的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十年来,我们乡里的中学盖了新教学楼、修了新操场,聘请优秀的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我们家孩子就在家门口的乡镇学校上学,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
市民庞小旭:前段时间我刚生了二宝,去医院的次数比较多,和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预约挂号都能在手机上操作,我提前约好时间去就行,免去了排队等待的麻烦。缴费有多种选择,刷医保卡、微信支付、小程序自助缴费都可以,怎样方便怎样来,连病历也能预约直接寄回家,不用多跑趟,这就是十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山水雅苑小区公租房住户王文三:十多年前,我从河南老家来到乌鲁木齐打拼,当时四处租房住,为了省钱,我们住过没有上下水、冬天烧煤取暖的自建房。这几年,我们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申请到了一套公租房,小区环境特别好,道路平坦、楼院整洁,周边还有幼儿园、医院、学校等。现在,我在小区里开了家小超市,两个孩子就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日子越过越好。
苇湖春光小区居民古力加那提·五马:我住的这个小区是六道湾煤矿家属院,房子都建了几十年了,老小区毛病多,楼顶漏水,冬天暖气不太热。这两年,政府对我们小区进行了改造,楼顶做了防水,外墙做了保温,更换了上下水管,就连小区的道路也都重新铺了,小区变漂亮了,我们住着也更舒心了。
百信花园社区居民逯文:这几年,“智慧社保”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我想看看自己的社保缴纳情况,点开“新疆智慧人社”微信小程序,登录后就能查到个人参保信息。我妈领养老金,每年要认证养老待遇资格,以前她要跑到社区去办,现在通过手机App,在家里就能办好。我们经常感慨,时代变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都在一点点变为现实。
天赐良缘小区居民钟磊:开车十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乌鲁木齐交通越来越便捷了。这十年修建了田字路、克南高架东延、东二环、东绕城等,让这座城市南北贯通、东西畅达。十年前从家开车去永丰镇的父母家,都是走市区道路,得花一个多小时,现在出门就上高架桥,四十多分钟就到了,省去了不少时间。
米东区振兴社区居民刘任:十年来,我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我们小区的路面硬化了,一块块空地也利用起来了,铺了草坪、种了花草树木,成了一个小花园,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残疾人刘雪梅:这十年,来自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扶持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受益于乌鲁木齐建设创业社区的好政策,我在米古里水游城找到了工作,免费学习了销售技巧,还报名参加了社区电商培训班,这段时间通过直播的方式,卖出了不少货,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相信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