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规划公开
  4. 正文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总体规划(2023-2035)

来源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 发布时间 2024-08-21 16:08 阅读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总体规划(2023-2035)

 

第一章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的总体规划,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米东区化工工业园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部的米东区,距市中心18公里,规划总面积108.68平方公里,东至绕城高速南至九道湾水库、西至米米东中路、米东北路北至北园北路,涵盖卡子湾村、芦草沟乡、铁厂沟镇、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等用地,包括石油化工区、氯碱化工区综合加工区生活物流核心区划基期年为2022年,分为近期2023—2025年、远期2026-2035年、远景2035以后这三个阶段。      

第二章  编制原则与目标

明确产业规划的编制原则与发展目标,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新疆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借势发展、优势互补。发展目标聚焦于社会稳定、新型工业化,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构建“3+3”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米东区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时,注重环保、人才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以园区为载体,打造专业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化工产业园区,推动产业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第三章  功能定位

强调规划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动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乌鲁木齐产业总体规划中,加快构建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符合乌鲁木齐特色的,具有米东特点的产业体系,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明确米东区化工工业园的功能定位,即作为乌鲁木齐北部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和新疆先进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支撑,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奠定物质基础。

第四章  整体发展思路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发展策略注重城市与园区融合,推动产业用地集约化,形成规模效应并减少污染。园区布局优化,南部依托良好生态发展生活配套与绿色循环产业,中部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东北部综合加工区强化产业链循环。同时,强化生态安全,构建滨水园区特色,保障山水绿脉畅通。空间结构规划为一轴四组团,明确功能分区。在用地管理上,严格划定三线,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质量与产能,并遵循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确保园区项目合规,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土地使用控制

本规划明确将区内土地精细划分为二级类,总面积108.68平方公里,涵盖多样用地类型,确保规划管理的精准性。城市建设用地细致分为居住、商业、工业等七大类,遵循国家标准严控公共设施与停车场用地性质,保障其专有功能。同时,地块设计体现灵活性,允许单一地块内兼容多种建筑与设施,促进土地利用的多元化与高效性。

 规划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本次规划划分了大产业板块,涵盖了居住、公共服务、商业、工业及物流仓储等多元化用地需求。规划整合现状零散工业用地,积极引导城区零散工业向米东区化工工业园集中,实现产业用地的集约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园区内工业的统一规划、招商和建设。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交通规划全面,依托高速联通外界,内部构建多层次路网体系。铁路专用线、快速路、主干及次干路网交织,形成主干路六横八纵和次干路十三横十三纵格局,确保园区内外通达。道路等级明确,红线宽度严格控制。规划社会停车场,并强化公交系统。

 生态环境及绿地景观规划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规划以绿色生态为核心,构建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及生态廊道等多元化绿地系统。通过大面积防护绿带隔离污染,保障环境安全;道路两侧绿化带预留空间,提升景观品质;沿水系布置公园绿地,形成绿廊绿肺,增强生态连通性。同时,注重生态廊道宽度的规划,以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促进园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打造生态友好型工业区。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综合规划了能源、通信及给排水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以支持园区可持续发展。能源方面,依托多元气源和高效电网(220KV110KV),构建安全稳定的高中压两级燃气供气网络及高可靠性供电体系,同时规划多热源供热系统,确保各类企业用能需求得到满足。通信与邮政设施升级,提升服务效率。给排水系统全面规划,新水供应多源保障,再生水循环利用,满足绿化与工业需求;排水系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强化工业废水预处理与循环利用,污水及雨水管网完善,兼顾环保与资源利用,实现园区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

第十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规划涵盖抗震、防洪与消防三大方面。抗震规划设定八级设防标准,规划避震疏散场地与通道,确保生命线系统抗震能力。防洪规划依据国家标准,设定不同河流防洪标准,保障防洪安全。消防规划遵循消防法,设立多个消防站,完善消防给水与道路系统,强化通信指挥,确保园区消防安全与应急响应能力,实现规划与建设的协调统一。

第十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建设以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为目标,实现清洁、安全、低耗与生态平衡。规划遵循环保优先、清洁生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原则,强调从源头控制污染,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具体措施涵盖水、大气、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包括节水工艺、污水资源化、清污分流、区域总量控制、噪声源管理、绿化降噪等,全方位保障园区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十  环卫设施规划

园区规划了详尽的垃圾及废弃物处理体系,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的收集、转运与处理方式。生活垃圾通过收集点集中运至填埋场,强调容器化与密封化运输。工业固废则依据产量预测,统一收集后分类填埋处理。针对危险废弃物,明确了严格的贮存、运输要求及专业化处理流程,确保安全无害化处置。同时,规划了危险品运输路线与时间限制,以减少对园区安全的影响,保障消防安全。

第十  开发策略

化工工业园发展分为三阶段:近期(2023-2025)强化建设,聚焦健康产业园、居住配套完善及传统化工转型;中期(2026-2035)远期发展;后期(2035后)为远景规划。近期建设重在梳理产业关联,以健康产业、居住配套、传统化工转型及综合加工园区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初步构建产业链条,推动园区全面发展。

第十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全面而有力。管委会强化领导,确保规划顺利推进,通过多渠道融资加大投入,支持重点项目。制定并执行积极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园区聚焦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升项目质量与效益。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宽松环境,构建高效用人机制。政府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为园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这些措施共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