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信息
  4. 乌市要闻
  5. 正文

从志愿服务到国际大赛 乌鲁木齐少年暑期交出“花样答卷”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发布时间 2025-08-19 12:08 阅读

   

在乌鲁木齐县雪岭鹰谷,来自市第152中学(70中会展校区)吉他社团的学生们正在演奏。(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记者张梦婷)从志愿服务中沾满汗水的双手,到科技赛场上闪烁智慧的眼眸,再到兴趣天地里绽放热爱艺术的笑容……

这个暑假,乌鲁木齐的少年们走出空调房,放下电子设备,用行动书写了别样的成长故事,在公益、科技与艺术的天地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勋章”。

志愿服务 在付出中成长与蜕变

“以前总觉得‘环保’这个词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才知道,捡一个塑料瓶、向遛弯的爷爷奶奶讲一个垃圾分类的小知识,都是在为地球作贡献。”8月18日,11岁的刘鸿涛走在景秀山庄小区里,一边捡起地上的垃圾,一边说道。

这个暑假,他报名加入小星星义工团,参加各类公益服务活动,化身“环保小能手”,每天下午总能在小区或附近的公园里看到他捡垃圾的身影。

“‘环保无小事,人人皆可为。’这种理念是我在小星星义工团里学习到的。”刘鸿涛说。

刚加入义工团时,刘鸿涛还有几分新奇和羞怯:面对乱扔垃圾的路人,想上前劝阻却张不开嘴;在图书馆里整理书籍,偶尔抬头撞见读者投来的目光,会慌忙低下头。但看着伙伴们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的区别”,看着瓜农伯伯顶着烈日搬运一个个大西瓜,他渐渐鼓起了勇气。

最近在水磨河滨河景观带捡拾垃圾活动中,刘鸿涛完成了蜕变。看到一个叔叔随手将烟蒂扔在草坪上,他立刻跑过去轻声说:“叔叔,烟蒂属于其他垃圾,扔在草里可能会引发火灾,垃圾桶就在那边。”

“叔叔愣了一下,捡起了烟蒂,还夸我‘小伙子真有责任感’,那一刻,感觉心里甜滋滋的。”刘鸿涛说。

科技赛场 用热爱点燃创新的火花

“当评委宣布金奖是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的赵梓辰时,我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12岁的赵梓辰提起暑假她参加科技比赛并获奖的经历,语气里透露着激动与兴奋。

几天前,赵梓辰和几名同学前往澳门参加第五届澳门国际青少年科技实践大赛。这是一次国际性的科技教育交流盛会,来自全球各地的队伍参与角逐。最终,来自兵团二中代表队的同学们荣获1项金奖、5项银奖和5项铜奖,而赵梓辰就是金奖的获得者。

赵梓辰说,实践大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选方案比赛,根据组委会提出的参考课题,参赛者完成设计制作、展评;二是现场抽签,随机选取题目,在规定时间内,现场设计方案,做出基本模型,参加评比。

在自选方案比赛中,赵梓辰和几名同学组队,历时三个月研发的“水上救援乌龟”,以仿生设计为核心创意,将生物特性与救援功能融合,形成了“发现-抵御-救援”的闭环,适用于海滩、渔船、水上乐园等多场景的应急救援。

为了这个项目,赵梓辰几乎把整个暑假都“泡”在了学校实验室里。最初的构想来自她看到的一个纪录片,里面讲到“落水人员的黄金救援时间在4-6分钟,但传统的救生员下水、船只救援等方式还存在局限。”

“要是有个能像海龟一样在水里灵活穿梭的帮手就好了。”带着这个念头,赵梓辰拉上队友扎进了实验室,从研究海龟的游动姿态画仿生结构图,到挑选能抗海水腐蚀的材料,光是为了让“龟壳”提升行进速度,测量海龟的最大步态,就设计了十几种方案。

该项目指导教师、兵团二中科技教研组组长吕笃康看着学生们的成长,眼里满是欣慰,他说:“备赛过程中,赵梓辰不仅主动查阅文献、请教专业老师,还学会了协调团队分工。比赛的奖牌是荣誉,但更珍贵的是实践大赛过程中收获的韧性、协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这才是陪伴他们一生的财富。”

兴趣天地 在热爱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乌鲁木齐县的雪岭鹰谷,森林深处漫着松脂的清香,12名少年围坐在草地上,吉他映着透过枝叶洒下的碎金,头顶的鸟鸣、远处的风声和琴弦震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了他们最合拍的伴奏。

152中学(70中会展校区)七年级(2)班学生赵龙泽闭上眼睛,细细回味着暑假参加“森林音乐会”的奇妙体验。学习吉他6年,这个暑假赵龙泽报名了学校吉他社团组织的森林音乐会。

152中学(70中会展校区)吉他社团指导教师陆广介绍,学校吉他社团创办于今年上半年,初衷就是想给孩子们搭建一个与音乐、与自然对话的平台。刚开始大家都怯生生的,连调音都要手把手教。但现在,他们能在森林里自信地合奏,把风声、鸟鸣编进旋律里——这就是音乐的魔力,也是自然给予的礼物。

为了这场演出,赵龙泽和小伙伴们在社团室里练了整整一个月。左手按弦按到指腹泛白,甩甩手继续坚持;和弦转换总出错,回家后在卧室里反复弹奏。

赵龙泽的变化让妈妈雷影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孩子的变化太让人惊喜了,以前在家总玩手机,现在会自己安排好学习和练琴时间。书包里总装着乐谱,手指上还带着按弦磨出的薄茧。”

“最难忘的是演出那天,风穿过松针的沙沙声成了天然的节拍器,鸟儿在不远处的树枝上,歪着头听曲子。没有评委,只有树木、花草和偶然路过的徒步者,但大家的心情,比比赛获奖还要激动。”赵龙泽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