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
  4. 乡村振兴
  5. 正文

把土地变“股份” 让乡村兴“旅游” 米东区这位人大代表带村民蹚出振兴路

来源 米东区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5-09-15 15:09 阅读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安锐报道)“村民选我当代表,我就得为大家办实事。”米东区铁厂沟镇曙光下村村委会主任马玉林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当选米东区第四届人大代表以来,他以“为民履职”为初心,把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责任扛在肩头,从搭建议事平台解民忧,到盘活资源促发展,一步步带领曙光下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曙光下村是乌鲁木齐市第一批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村。马玉林牵头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反复琢磨后拿出“3+1”入股分红机制——人口股、土地股、劳龄股作为基础保障股,再加上乡村治理机动股,实行“固定分红+股份分红”,让村民的收入有了“双保险”。

2020年到2024年,合作社累计给股民分红706.87万元,年均141.37万元。每到分红日,村民们捧着红包笑开了花,眼里满是对好日子的期待。

今年74岁的村民胡瑞华说

现在年年都能拿分红,加上养老金平均下来每个月能领到3000元左右的。现在村里一天一个变化,环境好了、道路平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瞅准曙光下村紧邻峡门子、哈熊沟景区的“中转站”优势,马玉林又把目光投向了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为此,他跑前跑后对接资源,成功引进1000多万元社会投资,升级改造村内美食街区,建成双层沿街门店。如今的美食街热闹非凡,不仅孵化出60余家创业主体、带动400余人就业,还衍生出灯光夜市和集贸市场两大民生业态,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被点燃了。

商户马玉玲说

美食街改造以后,来旅游的人多了,生意自然而然就好了,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乡村要长远发展,得留得住人、引得来才。去年,马玉林又忙着为村里谋“长远计”,通过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投资上千万元建起了曙光农村创业基地。基地投入使用后能提供上百个创业就业岗位,不仅能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上班,还能吸引在外的年轻人回村创业,让大家的增收路越走越宽。

马玉林说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村民选了我,就是信任我。接下来,我会继续找路子、谋发展,让曙光下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