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信息
  4. 乌市要闻
  5. 正文

聚焦新疆自贸试验区两周年丨“丝路枢纽”再升级 乌鲁木齐片区双向投资合作跑出“加速度”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发布时间 2025-11-05 13:11 阅读

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展示的进出口产品。(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记者郭玲)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自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以来,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紧扣国家战略定位,以扩大双向投资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通过制度创新、平台搭建与精准服务,在“引进来”与“走出去”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逐步构建起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一站通办,构建开放矩阵

外国客商在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注册企业需要多久?答案是:一天。

来自俄罗斯的六旬商人塔斯坦·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近日在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顺利完成企业注册。作为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首府巴尔瑙尔市养蜂工会主席,他计划通过新公司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将家乡特色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近两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推出多项外资优惠政策,塔斯坦·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为深入了解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情况,他专程邀请中国朋友陪同,先后考察多个自贸试验区,最终选择乌鲁木齐片区。其核心吸引力在于高效便捷的注册流程:企业仅需向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提交材料,即可在一天内完成注册。

“从提交材料到注册只需一天,目前正在协助企业开通跨境支付业务。”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副总经理李林林介绍,该中心不仅为外资企业提供注册服务,还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近期,一家湖南通信设备企业通过中心对接,成功将产品销售至塔吉克斯坦,并获邀参与该国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的跨越。

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通过设立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海外分中心,常态化举办“亚欧星期五”品牌活动,构建起覆盖境内外的“一站式”综合投资贸易服务体系。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立足新疆、服务全国、链接亚欧”的投资贸易服务网络,为企业双向投资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平台支撑,加速推动该中心成为企业向西出海和对外经贸服务的“总门户”。

随着乌鲁木齐对外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也越来越多。目前,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日均出入境旅客超1000人次,涉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当一位外国旅客落地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时,这座连接亚欧的“丝路枢纽”让国际旅客感受到高效与温暖——10月23日,乌鲁木齐外籍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

从外币兑换、移动支付绑定等金融服务,到办理本地电话卡、移动网络服务及国际长途业务等通信业务,还有协助预订出租车、酒店接送等交通出行,以及提供乌鲁木齐乃至新疆的旅游资讯、景点推荐及文化导览,每个细节都在传递中国的开放与友好。

综合服务中心聚焦外籍人员“全周期”服务需求,还设置了投资贸易服务专窗,为有商务需求的外籍人士提供政策咨询、投资指南及贸易对接服务。

平台赋能,共绘发展图景

外资选择落地自贸试验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密不可分。

在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各功能区块积极优化外商投资服务环境。经开功能区块外资服务中心创新推出“跨境直联+全程通办”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流程再造与专业帮办,实现工商注册、开户、办税等高频业务“当日受理、即时办结”。

该服务中心主任叶鹏介绍,中心自2024年设立以来,已落地注册外资企业23家、服务机构19家,提供各类服务141次,解决企业问题426项。境外服务网络持续拓展,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服务中心已接待中国企业家730余人,助力110家企业在哈萨克斯坦落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要求。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率先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通过外资企业服务中心的运营,搭建起常态化政企沟通桥梁与专业化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了外商投资服务环境。

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区域投资便利化水平,使其成为高质量外资的优选地。截至今年9月,乌鲁木齐片区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05家。

乌鲁木齐片区还积极整合资源,揭牌运营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新疆分中心、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新疆分中心,借助高水平外部平台深化多边投资贸易合作。

截至目前,乌鲁木齐片区已编制多期《中亚国家需求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精准国际市场信息与专业“走出去”服务指引。各功能区块与中亚多国商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互设代表处,构建起境内境外联动的双向招商新生态与企业资源对接体系,为深化国际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高新功能区块助力铭瑞驰达在乌兹别克斯坦完成海外仓选址,推动新疆医疗器械交易首次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并组织30余家单位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企业“走出去”搭建桥梁;甘泉堡功能区块协助绿赛科技中标土库曼斯坦大型天然气管道项目,并推动伟涛木业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低碳木材生产线,国能新疆化工聚丙烯产品成功开辟土耳其新通道;米东功能区块协助企业完成全疆首单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业务,实现国内餐饮品牌在中亚的落地……

抓住机遇,深耕产业开放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现在产业领域,就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打造战略支点。

乌鲁木齐片区立足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外资导向,推动各功能区块差异化发展,形成外向型产业集群。

甘泉堡功能区块成功招引17家外资外贸类企业,带动贸易额显著增长;高新功能区块推动中哈合资丝路航空设立总部,促成全国首个对哈出口JetA—1航油基地项目奠基;米东功能区块引进星龙创新科技园等重大项目,聚焦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并借助海外社交平台开展国际推广,有效提升区域品牌国际影响力……

两年来,通过系统性集成改革,乌鲁木齐片区在扩大双向投资合作领域成效显著,不仅吸引优质外资集聚,更推动片区内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协同出海,为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新疆中小企业出海服务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首批会员单位涵盖乌鲁木齐国际纺服中心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众维数字技术(新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哈萨克斯坦奥阿扎马特集团、乌兹别克斯坦爱福教育集团等国内外企业。

联盟理事长李玮介绍,联盟主要围绕中小企业在出海筹备、落地、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实际需求,整合政策、金融、法律、物流、跨境电商等多领域优质资源,通过政策研究、宣传培训、供需对接、标准制定等核心工作,切实帮助企业降低出海门槛与风险,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中小企业出海综合服务生态。

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开放合作吸引力正不断增强,双向投资实现新发展。乌鲁木齐片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法律保障等措施,实现扩大双向投资的“乘数效应”。

未来,乌鲁木齐片区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与中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打造向西开放的新高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