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丨乌鲁木齐市今年已增1488个公共充电设施
| 来源 |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 发布时间 | 2025-11-05 13:11 | 阅读 |
|---|

11月4日,在乌鲁木齐文化公园停车场的云享智能液冷超充站,新能源车正在充电。(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乌鲁木齐充电网络的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
11月4日清晨,阳光洒在乌鲁木齐文化公园停车场,崭新的充电桩整齐排列,静静守护市民出行。车主王楠熟练地将充电枪插入新能源汽车接口,手机扫码、确认支付,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
“以前总担心开到半路没电,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吃个早餐的功夫就能‘满血复活’。”王楠笑着说。
这样的场景,正在乌鲁木齐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
在水磨沟区龙盛街特来电充电站,22个充电桩前车辆络绎不绝。带着孩子前来充电的李林算了一笔账:“充满一次电不到30元,能跑400公里,比燃油车节省一半多。政府这项实事,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
乌鲁木齐市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停车场新建2600个公共充电设施。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了解到,其中计划在公共停车场建设1400个充电设施。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在公共停车场新增1488个充电设施,超额完成年内1400个的阶段性目标。
在永利大厦前,停车场管理员马成见证了充电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以前这里停车位常有空置,现在每天都有新能源车专程过来充电。”他指着6个忙碌的充电桩说,“最忙的时候还要排队,像个小型的‘能量补给站’。”
在延安路附近,出租车司机张建军利用午间休息时间给车辆补电。“现在充电站多了,接长途单更有底气了。”他打开手机App,屏幕上显示着周边空闲的充电桩位置,“你看,三公里内就有四五个选择,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里程焦虑’了。”
数据显示,乌鲁木齐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线科科长王晓平介绍,在选址过程中,重点考虑了公园、商超、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确保充电设施“布得下、用得好”,真正融入市民生活圈。
在人民公园西侧停车场,退休教师吴建华带着孙子散步,看到新安装的充电桩颇感欣慰:“这不仅方便开车的人,更是城市进步的标志。蓝天多了,噪音小了,我们的退休生活品质也提高了。”
在乌鲁木齐,从充电桩运营维护到新能源汽车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形成,为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夜幕降临,乌鲁木齐文化公园停车场的充电桩亮起柔和的蓝光,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这些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充电设施,不仅为车辆注入动能,更为乌鲁木齐市民的美好生活持续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