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信息
  4. 乌市要闻
  5. 正文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 | 科技赋能,乌鲁木齐产业向“新”而行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发布时间 2025-11-11 13:11 阅读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11月10日,走进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开区(工业区)的乌鲁木齐市中俄联合实验室〈中俄(新疆)国际实验室〉,展厅内展示着实验室形成的一批标志性前沿新材料创新成果与典型应用。

作为自治区重点引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目前实验室建成的新材料中试基地已具备小批量交付能力,铝基陶瓷绝缘电磁线、高强高导铝合金导体等系列产品完成工艺定型,成功应用于新能源变压器、风力发电机等高端电力装备。

“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西安交通大学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承担了两项自治区级项目以及一项甘泉堡经开区科技项目。”乌鲁木齐市中俄联合实验室〈中俄(新疆)国际实验室〉主任助理刘立新说,今后,将着力构建“新材料+新装备+零碳微电网”绿色能源发展体系,逐步扩展到低空经济,成为驱动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只是乌鲁木齐发挥重点实验室的源头创新和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动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助力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创新,绝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催生裂变式增长的“化学反应”。“十四五”以来,乌鲁木齐通过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与碰撞,成功引发“1+1>2”的聚变效应,在攀登发展新高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近日,深圳市丝路工业智能研究院新疆跨区域创新基地、国信(新疆)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首科(新疆)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云e智造协同创新中心、昌松(新疆)绿色矿业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乌鲁木齐集中揭牌,为新疆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圳市丝路工业智能研究院秘书长刘爱玲说:“高能级平台创新中心对于我们成果转移和应用会有很大的帮助。未来,我们会在新疆设立各个领域的场景创新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在新疆的应用和示范。同时,将架起技术互通、资源互享桥梁,把深圳的工业智能经验引进来,把新疆的产业潜力推广出去。”

这些高能级平台正成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密钥”。在能源化工领域,一滴原油正通过“油转化”战略释放更高价值:经催化重整技术转化为苯、甲苯、二甲苯等基础芳烃,其中核心产品对二甲苯延伸出聚酯纤维等终端材料链,在新材料赛道,多晶硅纯度从太阳能级6N跃升至电子级11N,一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疆智慧……

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成为乌鲁木齐以科技赋能产业向“新”的最生动注脚。

新疆北斗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无人机融合前沿软硬件技术,实现自动返航、充电、续航与入库,获疆内外市场青睐。

新疆北斗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延磊说,无人机采用碳纤维材料与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机器人”。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是指通过资金投入,支持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改造,以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孕育产业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前三季度,新疆新兴动能持续增强,新疆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4.3%。

总投资35亿元的空间金属(中亚)产业园项目正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开区(工业区)加快建设。该项目定位为打造西北乃至全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空间金属基地,建成后将填补新疆高性能泡沫铝及金属3D打印构件规模化生产空白。

该项目由安徽省新方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采用其自主研发的“吹气法泡沫铝连续生产技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福生说,该技术可实现连续生产,且产品泡孔大小分布均匀,这是泡沫铝板材的关键指标。

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乌鲁木齐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国字号”“省队”科研平台的潜能,推动在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通过精准施策,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为重点特色优势产业的骨干企业赋能,同时积极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更多经济增长新引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