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 暖民心 | 精准施策促就业 暖心服务惠民生
| 来源 |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 发布时间 | 2025-11-24 13:11 | 阅读 |
|---|
新疆网讯(记者牟敏)连日来,高新区(新市区)聚焦群众就业创业核心需求,以“精准对接、多元赋能、服务提质”为抓手,创新开展非遗技能培训、线下专场招聘、线上“直播带岗”等系列举措,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通过“送服务上门、把岗位送到家”的精准服务模式,持续打通服务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就业服务既有政策力度又有民生温度。
非遗赋能强技能匠心筑梦促就业
近日,友谊路街道迎亚社区开展为期三天的非遗技艺培训,让传统工艺在“家门口”成为点亮群众就业梦想的新引擎。今年9月,由社区携手乌鲁木齐市残联、高新区(新市区)残联及“博艺斋美丽工坊”共建的“残疾人实训基地”正式揭牌,承载着助力残疾人就近就业的温暖愿景。
“景泰蓝掐丝画,讲究‘铜胎为骨、金丝为脉、彩釉为魂’。”博艺斋授课老师从理论入手,将教学拆解为固定底坯、镊子勾弧、彩砂填充等细致步骤,每个环节都耐心指导。学员们自发结对协作,描摹纹样、精准点胶、巧手掐丝,原本生硬的动作逐渐流畅,金线在指间缠绕出精美的图案。
“从来没想过我这双手也能做出这么精美的艺术品,以后靠这门手艺就能增加收入!”居民王萍在掐丝珐琅创作中找到了新的人生可能。迎亚社区党委书记马莉娜介绍,社区已搭建“残疾人服务群”作为作品展销平台,让群众既能提升技能,又能实现增收,让非遗技艺成为赋能就业的“金钥匙”。
专场招聘进社区精准对接稳民生
三工街道举办“‘职’在身边,‘就’近安居”专场招聘会,将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搭建起企业与求职者的精准对接桥梁。本次招聘会聚焦“就近就业”核心需求,邀请北方爱家超市、新疆海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9家辖区优质企业参会,涵盖零售、汽车销售、物业服务等多个民生领域,提供110个优质就业岗位,满足不同年龄、技能层次求职者的就业需求。
“以前找工作要跑遍全城,现在下楼就能面试,太方便了!”居民王晓丽的感慨道出了求职者的心声。街道同步设立政策咨询台,发放就业政策解读、职业指导等宣传资料200余份,将服务从“帮找工作”延伸至“指导就业”,全方位提升求职者就业竞争力。
今年以来,三工街道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点工作,通过专场招聘、技能培训、信息推送等多元举措,全力促进辖区群众就业。截至目前,街道全年新增就业1476人,让“就近上班、兼顾家庭”的理想工作成为更多群众的现实,以实际行动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直播带岗架云桥创新服务提质效
迎宾路街道工会联合地窝堡乡工会创新开展“流动职工之家进企业”抖音直播招聘会,将就业服务阵地延伸至“云端”,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的就业新桥。本次直播精准聚焦市场需求,邀请信息技术、酒店管理、家具制造等领域的10家优质企业参与,带来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技能操作四大类岗位,满足不同专业背景、技能水平求职者的多元化需求。
直播现场,工作人员化身“带岗主播”,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详细介绍企业概况、岗位要求、福利待遇,同时实时解答求职者关于工作环境、晋升机制等热点问题。一个多小时的直播中,直播间留言互动不断、点赞持续攀升,实现了“线上面对面”的高效沟通,打破了传统招聘的时空局限。此次“直播带岗”模式将“流动职工之家”服务延伸至线上,让就业服务更精准、更高效。